吉林省秸秆变肉政策落实情况种植玉米20多年的吉林长春农安县滨河乡农民邵才君改变了焚烧玉米秸秆的“老传统”。今年秋天收获后,秸秆专业合作社打包机直接进入邵才君地块,将秸秆卷入一个圆柱形的稻草袋中。然后送到热电厂,饲料加工厂等地,将其变成宝藏。 早些年,邵才君和邻居习惯于在秋收后点燃大火,烧毁秸秆并平整土地进行耕种。但是近年来,长春市出台了禁止整个地区焚化稻草的政策。种植100亩玉米的邵才君每年雇用人将秸秆运出田地需要4000多元人民币。 在今年秋天收获期间,为了更好地促进秸秆禁令和离田政策的推广,农安县成立了由政府部门领导的秸秆打包协会.整合了40家当地种植合作社的200多台圆包秸秆打包机。每吨秸秆可补贴合作社50元。有了这项政策,邵才君不再需要花钱自己处理秸秆。他说,开春深松土地后,将土壤旋转打碎后就可以耕种。 据了解,今年农安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18万亩。通过市场运作,离田的玉米秸秆分别进行了饲料和能源利用,部分直接返还了该土地。 今年,长春市按照“全区禁止燃烧,整时段禁焚和全面禁止燃烧”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严格的秸秆控制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同时,长春市还加强了信息化监管手段,通过卫星遥感和视频监控及时发现秸秆火点并扑灭火灾现场。 在实施严格的全境禁止燃烧控制的同时,各地通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准和秸秆还田等方法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了从“偷窃”到“不愿焚烧”。值得一提的是,长春的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扩展到超过1000万亩,而秸秆已成为天然肥料。 今年冬天过后,长春市九台区纪家街道凤财农机合作社的玉米秸秆仍在农田中平铺。明年春天,合作社将直接进行保护性耕作以恢复稻草。合作社已经使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多年,现已从最初的15亩扩大到6000亩。合作社负责人张凤财介绍说,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水,农作物具有更强的抗倒伏性和病虫害能力。 在长春市双阳区,供热公司和生物质电厂已成为离田秸秆的主要吸收点。企业将秸秆压成小块后可以供暖.双阳区还推广了用于种植场所的秸秆绿色储备和黄藏,不仅节省了养殖成本,而且实现了“变肉”和“实现”。 在有效处理和利用玉米秸秆的同时,长春水稻秸秆已成为“香酥脆”。在长春榆树市青山乡上,农民的水稻和秸秆可以打包并出口到日本。秋季收成时,农民将水稻秸秆运到当地的水稻秸秆回收点。每吨秸秆可卖至320-360元不等。当地农民算了一笔账。一公顷的水稻可以产出4-5吨水稻秸秆,出售的收入可与1公顷土地所需的种子,化肥和农药费用相抵消。1公顷土地。 长春朝日国际经贸合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稻草秸秆出口和饲料加工的企业。自成立以来的过去四年中,该公司的水稻秸秆回收量增加了8倍以上。根据公司总经理车作宽的说法,该公司成立后必须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村民介绍和推广秸秆回收。现在,村民积极主动地将稻草出口送来。“稻草出口不仅可以缓解春耕期间农民处理稻草压力,而且还可以增加企业和农民收入。” 在长春,像这样回收和利用秸秆的公司数量日益增加.长春通过招商引资,减免税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综合秸秆使用以及各种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据了解,中韩长春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正在建设中,秸秆制板,秸秆餐具,秸秆包装,秸秆编织物和其他行业也在长春悄然兴起。 目前,禁止燃烧和综合利用长春秸秆的禁令以及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畜牧等部门参与了合作。作为牵头部,长春生态环境局表示必须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具体工作中,加快全面使用稻草,使整个地区禁止焚化不再是问题。
|